綜合菲能源部10月27日官網聲明及Rappler、CNN菲律賓、BusinessMirror同日報道,在10月27日舉行的可再生能源系統整合全球部長級會議上,菲能源部(DOE)部長庫西宣布暫停批準新建燃煤電廠申請,并將從地熱項目開始,逐步放開新能源領域外資的限制。根據DOE評估,此舉有利于菲律賓轉向更加靈活、更有彈性、更可持續的電力系統,以適應更新、更清潔、更本土化的技術創新需求。
庫西表示,在10月20日簽署的DOE部門通告中,闡明了授予可再生能源服務合同中的第三次公開競爭性選拔程序(OCSP3)的相關準則,包括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大型地熱勘探、開發和利用項目(投資額大于5000萬美元的項目)中擁有全部所有權。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與菲政府訂立財務和技術援助協議(FTAA),并經總統簽署批準后,開展大規模的自然資源勘探、開發和利用。
在9月份的網絡研討會上,菲國家可再生能源委員會(NREB)主席Monalisa 稱,根據可再生能源法案,地熱可被視為一種礦物,根據菲憲法,礦物可以歸屬為FTAA適用范圍,菲政府也可以將政策擴展到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,包括生物質。Dimalanta還表示,只要保證水權由菲律賓人控制,外國投資者可以承擔大型水力發電廠建設。
庫西一直在推動加快實施菲國家可再生能源計劃,該計劃的目標是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達到2萬MW。今年7月份,庫西就暗示將放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外資準入限制,并優先考慮資金和技術壁壘較高的地熱項目。
在此次部長級會議上,庫西重申了促進可再生能源的承諾,表示希望可再生能源在菲能源可預見的未來發揮重要作用。他指出,截至2019年末,菲律賓在東盟(ASEAN)地區中的一次能源供應總量中仍占最高的份額。DOE將加快菲當地資源開發,推動菲從基于化石燃料的資源利用技術向清潔能源過渡。
根據DOE數據,截至2019年末,煤炭仍占菲發電來源的54.6%,天然氣占21.1%,地熱占10.1%,水電占7.1%,石油占3.5%。當前,呂宋有七個意向性燃煤電廠項目,可增加8275MW的額外容量;在米沙鄢 和棉蘭老島有四個意向性燃煤電廠項目,可增加763MW的額外容量。